香港大学中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7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者张良为什么会跟定了沛公刘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07-2-23 12:5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到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希望自己成功,不希望失败。那么,成功有奥秘吗?


汉高祖刘邦。他是汉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刘邦是江苏沛县人,出身贫寒,30岁当上了沛县泗水乡亭长(也就相当于现在乡派出所长),不过不是正式的,最多只能算个临时工、合同工什么的。家里还种着十几亩地,农忙时回乡里,农闲时听县衙差遣。一天,县令来了一位朋友,刘邦善交际,当然少不了他也去凑凑热闹。不过县令的这位朋友很贪财,不送贺礼者不接见。刘邦是搜遍全身也搜不出几分文银来。那怎么办?刘邦想了个主意,他先让一个儿童送去一张贺贴,上面写着“贺礼五万“。县令的朋友一见贺礼之大,以为来了什么高官贵族,急忙出门相迎。出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位两手空空的汉子。哪有什么贺礼呀?不过,县令的朋友也没责怪他,反说他有帝王之相,还非要把自己十五岁的小女许配给他。后来,刘邦果然当了皇帝。当然,人们将刘邦的成功自然是归结为“天命”了。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即无身份地位也无钱的无懒无耻徒,可深入一分析他为达目地不局小节,不在乎市俗的看法的大气,大智慧,能跳出惯性思维的桎梏。

说到智者张良,他在跟随刘邦之前的身份地位、学智和胆略,以及在当时的知名度都在刘邦之上。那么他为什么会跟定刘邦而从一而终呢?值得我们的探讨。张良一心一意追随刘邦打天下。运用所学所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经常在危急时刻扭转时局。青年时代的张良是一个血气方刚的豪侠人物,他不惜家财为韩报仇,行刺秦始皇。张良追随刘邦以后,处处表现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高超谋略。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张良在跟刘邦之前张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在他的一生中究竟有有什么样的不凡经历呢?

出身和地位: 留侯张良,字子房。祖先是韩国人。祖父开地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父亲张平,做过釐王、悼惠王的相。公元前250年,父亲张平去世。二十年以后,韩国为秦所灭(年纪轻轻的张良没有在韩国做过官)。但是张良却心怀自己的祖国。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张良便倾尽全部财产寻找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其他一切花费从简(就连张良的弟弟死了都没有厚葬)。为什么呢?有个原因,张良的祖父、父亲担任过五代韩王之相。 这样的地位,张良等于是受五代国恩了。所以是君禄报王恩是很正常的。
志向胆略与学识: 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找到一个大力士,造了一个120斤重的铁锤。不久终于机会来了,秦始皇到东巡,张良与大力士便策划在博浪沙这个地方杀掉秦始皇。但是秦始皇的心眼也不少,每次出巡都派出好几辆车,以为疑车。张良偏偏时运不济,铁锤仅仅中了副车。秦始皇一看,好啊!有人要刺王杀驾!全国通缉!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从刺杀秦始皇这件事可以看出,青年时代的张良是一个血气方刚的豪侠人物,基本上算是武侠小说里的那种仗义的大侠(绝对不是那些拼死杀人就为了个妞儿的小侠)。但是毕竟是刺杀失败了,张良也不知到该如何走自己的下一步。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想到,避难下邳的一天将是改变了他的一生:

张良闲暇时徜徉于下邳桥上,走着走着,突然前面来了一个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把鞋甩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当时莫名其妙的,心想:有不是你不小心掉的,是你诚心甩下去的,我凭什么给你捡啊!张良当时还想打他,但是一看老人年纪大了。便没有计较,下去捡来了鞋。老人又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一想:唉!既然都捡了上来,何苦不把好事做完呢?于是就跪着替他穿上。老人笑着离去了。张良当时有点一头雾水地看着那老人。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后又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五天以后破晓,来这里见我吧。”张良跪下来说:“好的。”五天后的拂晓,张良去到那里。老人已经到了那里,看见张良才来,便生气地说:“我比你大耶,你见老年人反而后到,真是的!”便转身就走,并说:“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等在那里,生气地说:“你咋又晚了呢??”转身又走,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早这样多好?”便给了张良一部书,说:“这书只要你融会贯通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你就欧了。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便走了。张良这书,原来是《太公兵法》。遍经常学习、诵读它。

通过张良进履,可以进本看出张良的性格:苏轼的《留侯论》中有句很中肯的评价: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张良的高明在于他虽然年轻气盛,但不是见辱必斗的匹夫。能忍常人难忍之事(像现代歌曲里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于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与其急于分盘其对错,不如顺应其发展以观其变。张良的能容和冷静使他得到了机遇。



过了十年,陈涉等人起兵反秦,当时割地都揭竿而起相应,一时间就有了不少的反抗势力。张良此时看见机会又到了。也聚集了一百多个青年,打算前去跟随自立为代理楚王,驻在留县的景驹。没想到在半道上遇见了刘邦。当时刘邦正率领几千人夺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张良一看离自己挺近的,就归附了刘邦。沛公任命张良做厩将。在和刘邦共事的一段时间,张良发现对别人讲《太公兵法》上的很多东西,别人都不能领悟。但是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刘邦却言听计从经常采用。张良自己暗地说:“沛公大概是天给的吧。”从此张良没有见景驹,而是跟随刘邦。
分析一、请看上面刘邦的胸怀大度是因为有远大的抱负只是没有表露而已,他知人善任,从不固执。

说句题外话,张良还是和刘邦去见了景驹的,只是张良不是以自己的个人身份而已。《汉书/高帝纪》写到刘邦与张良一同见了景驹;《汉书/楚元王传》其称同去见景驹的还有萧何、曹参。在《汉书补注》中特别提到:“《史记》作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此班氏改正《史记》之失也。《高纪》明言沛公道得张良遂与俱见景驹,请兵以攻丰。可见良亦见驹。但自此决意从沛公耳。”张良在刘邦帐下为官,所以自然只能以刘邦从属身份一起见了景驹。因为景驹的地位高于刘邦,但张良知道,地位高没用,景驹这人也不会有什么前途前途,所以他一直跟着刘邦。
分析二、张良有远见,他分析谁是干大事业的人。


等到刘邦到了薛地会见项梁。项梁拥立了楚怀王。张良于是劝说项梁道:“您已经拥立了楚王的后人,而韩国公子横阳君韩成贤能,不妨立他为王,作为同盟者以壮大力量。”项梁一听有理张良寻找到了韩成把他立为韩王。任命张良为韩国司徒,随韩成率领一千多人向西攻取韩国原来的领地,夺得几座城邑,秦军随即又夺了回去,韩军只在颍川一带往来游击作战。
分析三、张良从跟随了不同的人的比较后,得出更正确的判断:
那么,为什么张良要把韩成立王呢?原因很简单----故国难舍的情结。但是事实证明,睿智的张良也有做出错误选择的时候。为什么说张良任韩司徒是错误的呢

(1)刘邦和张良关系出现微妙的变化:

张家祖上数代都为韩国效力,祖父、父亲曾任韩国五世大王之相,他这样做正是沿续前人的事业。张良怂恿项梁立韩应该有双重目的,一来可以继续为韩国效力,二来可取得自己的发展空间。然而对于刘邦来说可能是有些说不出的不是滋味,但是也正是这种不能名状的不舒服才让刘邦觉得难受。虽然历史不是倒转,但是可以设想,如果刘邦因为张良离开的事嫉恨张良,那张良是会很不舒服的

(2)能为刘邦干好的事,跟韩王干不好:
分析四、刘邦胸怀宏大、遇事与人多商量、对正确的意见能言听计从,用人不疑,骨子里有平等待人与民主协商的精神:
当时刘邦虽然兵力也不多,但是刘邦的上司多。遇事可以和刘邦商量,但担负的是一战之责,而做了韩国司徒,一举一动都会和国家挂钩,韩王成有多少兵力(韩王的兵力是楚怀王相赠的)?说实话,好刘邦的兵力不相上下。这样的势力最危险,兵不多但谁都爱打!你想想一说就是把反叛的韩国给灭了,那气势有多猛?(比报告灭掉“楚怀王帐下项梁部队刘邦支队”牛气多了)。巧妇难为的事情在张良这里已经战线无疑。张良在帮助韩王打下几座城邑之后,面对秦军的反扑,连多智的张良也一筹莫展。张良在韩王成手下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始终在流亡。反观刘邦,刘邦西进击秦在洛阳受阻后,转道旧韩从武关入秦。刘部一入旧韩,就强势作战,连破秦军,为张良这条地头蛇出尽鸟气。从此,刘张二人得以再续前缘。请看刘邦有多大度。

刘邦从洛阳向南穿过辕山时,张良率兵协助攻下韩地十余座城邑,击败了守将杨熊的军队。刘邦便让韩王成在阳翟留守,自己和张良一起攻打宛县,以图武关。沛公当时设定的作战兵力是两万人。这时候张良说:“秦军不可轻视。我听说峣关的守将只是屠户的儿子,像这样下市民最容易受利诱。沛公你暂时不要兴兵,留守军营好好待着,派人在各个山头多增旗帜以为疑兵,我马上让郦食其带点礼物去利诱秦军的将领。”刘邦觉得可以,便分头部署。一切如张良所料,秦军的将领听了郦食其的话,背叛秦朝,并决定跟刘邦联合兵力一起攻打咸阳。张良又说:“别这样,守将愿意,他们的手下不愿意怎么办?士兵如果不是从心里愿意的话,必定会危害到咱们的!”刘邦说:“那我花了这么多钱,人也要收买过来了,你要怎么的!”张良说:“您就别心疼那点钱了,赶紧!趁着他们懈怠时攻打他们!”沛公便率兵攻打秦军,一战大捷。在蓝田的追击战中又大获全胜。刘邦得以打开了武关的大门直入咸阳,子婴望风投降了刘邦。请看刘邦的平等到待人与民主协商的表现。



张良经过一次错误的选择最终决定跟随刘邦,并夺取了咸阳。
古代优秀的帝王将相都是爱才的主,比如刘邦,不仅打天下时极会使用人才,“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当皇帝治理国家时也同样惜才,这一点从他直到去世前一年仍在发布求贤诏中可见一斑:

“盖闻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以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汉书高纪》)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的价值被前所未有地凸现出来,那种没有文化只会出粗力的体力工当然不能称之为“人才”(虽然他们需要获得世人同等的尊敬),但也不能以为只有那些文化水平高、能言善辩的人才是“人才”。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同等重要性。作者还认为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

因此人的能力不仅包括知识和教育,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智能和专业技能,还应该包括一些实际的人生经验,例如比尔-盖茨就说过,“近年来,微软有意聘用了一些曾在逐渐败落的公司里工作过的经理。当你的事业在走下坡路时,你就不得不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夜以继日地潜心思考。我想让我们的公司中有一些经历过此境界的人。微软将来肯定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而我想要那些已证明了自己在逆境中能干得出色的人们聚在我们的麾下。”

?
2#楼
发表于 2007-2-23 21:22:5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那么多开国皇帝,最瞧不起刘邦,地癞子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898-66661599    站长联系QQ:7123767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jtche.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香港大学中文论坛 ( 渝ICP备17010310号-15 )

GMT+8, 2024-5-17 03:41 , Processed in 0.33721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重庆爱这代科技有限公司 X3.3

© 2001-2020 香港大学中文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